绿色邮筒守候你的“约定” -凯发备用app

绿色邮筒守候你的“约定”

孙超 付玉2024-01-26来源:中国邮政报

市民写下“寄给未来的一封信”,期盼美好生活。 □王芬 摄

  和往常一样,1月8日10时30分,安徽省安庆市邮政分公司墨子巷投递班投递员滕红成准时来到安庆市城区德宽路与马山东路交叉口,为设在此处的邮筒开箱,共取出11件信件。

  信息时代,速度至上。如今,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绿色的邮筒越来越少,甚至在很多人心中逐渐成为旧时记忆。尽管写信的人少了,但此类承担普遍服务重任的邮政公共设施不会消失。在安庆,还有多少个邮筒在坚守“岗位”?那些通过信件传递信息的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天不落,每日开箱是不变的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安庆市在用邮筒(信箱)共199个。2023年,全市平均每天进出口平信约6800件、平刷约7100件、挂号信和挂号印刷品约520件,加上进出口国际挂号信、国际平信,全年进出口信件约530万件,与上年基本持平。

  “我们投递部主要负责湖心南路以西、皖河大桥以东、德宽路以南区域的邮政包裹和信件的揽收与投递。除了一些设在邮政营业网点的邮筒或信箱,我们负责开箱的邮筒共有5个。从实际情况来看,使用邮筒的市民是越来越少了。”墨子巷投递班班长丁腊梅介绍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信件传递信息的功能逐渐减弱,信件寄递业务量也大幅下降,“在鼎盛时期,安庆城区要安排1个专人对各处的邮筒进行开箱,现在则是由投递员兼任”。

  滕红成负责开箱的邮筒是5个邮筒中信件量相对较多的一个,但能“开”出11件信件的天数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邮筒里只有一两件信件,有时甚至空空如也。尽管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但滕红成和同事们仍然一年365天每天坚持开箱取信。“哪怕只有一个市民寄信,我们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信件寄出去。”丁腊梅说。

  据丁腊梅介绍,目前,进口信件的种类五花八门,但不外乎几类:银行账单、商函广告、印刷品、集邮信件以及明信片等;出口信件当中,除了明信片,家书的比例也占了一部分。褪去了信息传递功能,书信承载起更多的情感因素,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群体中,它已成为浪漫、仪式感的代名词。

  只为一“戳”,集邮人的热爱与执着

  2023年12月中旬,市民蒋跃进和3位好友自驾前往潜山市龙潭乡邮政所,只为从那里寄出一件盖有该邮政所邮戳的信件。“当下,集邮爱好者应该是寄递信件的主力军了。”有着40余年集邮经历的蒋跃进颇为感慨地说道。

  蒋跃进是安庆市集邮协会会员。据他介绍,该协会有1000余名会员,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也不乏20多岁的年轻人。集邮这颗兴趣的种子,早在蒋跃进十多岁时就已经种下:“同学送给我一枚《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国纪念》邮票。当时全套邮票共有三枚,他送给我其中一枚红色的邮票。从此以后,我就爱上了集邮。”

  集邮带给了蒋跃进无数的欢乐,也让他结识了全国各地的“邮友”。近两年,每逢节庆假期,蒋跃进都会买一张黄梅戏票,在听完戏后,他会来到附近的邮政所,将黄梅戏票贴在信封上,再选取一枚有纪念意义的邮票,盖上邮戳,寄给自己。例如,2023年,蒋跃进在观看了黄梅戏舞台剧《女驸马》首演65周年纪念演出后,在市府路邮政所将这张戏票配了一枚女驸马剧照的邮票寄出。在观看了大型原创黄梅戏《倾宁夫人》后,他以同样的方式将戏票寄给了自己。“《倾宁夫人》这个戏票邮寄的时候,我选择了一枚六尺巷故事的邮票,与这个黄梅戏是呼应的。”

  每年,蒋跃进还会收到一位集邮爱好者的生日卡片。“他将自己的近照打印出来,手写一句话,通过信件的方式寄给我们,上面就有他生日当天的邮戳。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生日,我觉得非常有仪式感。”蒋跃进介绍说。

  书信传情,慢时光里的笺短情长

  不仅仅是集邮,通过书信、明信片与亲朋好友分享生活也是一些市民的坚持和热爱。

  “就像一首诗写的那样,‘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书信承载了非常多的情感。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们在学校还有笔友,约定好互相写信。写完信小心翼翼地封好,贴上邮票,再投到邮筒里,那种期待和愉悦之情是后来的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给予的。”市民秦茜是一名“80后”,说起学生时代写信的经历,她侃侃而谈。

  秦茜说:“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现在通过视频通话,不仅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还能实时看到对方的表情。从某些方面来说,书信确实没有优势了。但在我个人看来,书信也有其他方式无法企及的优势。中国人都比较含蓄,家人之间的关爱多付诸行动,却很少宣之于口,用写信的方式会更容易表达出来。”

  寄递明信片仍然是一部分年轻人与家人、朋友分享美好事物的重要方式。每逢节假日,安庆古城内的安庆邮政文史馆里便热闹起来,游客们在通过展览了解古代邮驿到近现代邮政历史变迁的同时,也会被各种邮局的周边文创产品所吸引。“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挑选一些明信片寄给亲友,两元一枚的明信片卖得最好。”1月8日,在安庆邮政文史馆,笔者看到部分游客在明信片上写好收信地址后,开心地投入信箱,期待远方的朋友收到他们的祝福和思念。“我们下班时会开箱,将信件取出送往‘邮局1928’(墨子巷老邮局)。”安庆邮政文史馆工作人员吴超说。

  不仅仅是明信片,仍然有市民通过邮筒或邮局传递书信。“比如我们的‘邮局1928’,每个月都会收发500余封手写书信。还有一些邮局会联合社会机构、教育机构组织丰富多彩的书信活动,比如‘写给未来的一封信’‘写一封家书’,等等。”安庆市分公司服务质量部经理吴照平介绍说。

  今年元旦假期,安庆古城联合安庆邮政文史馆推出“写给未来的一封信”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600余位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绝大部分是大学生。他们的书信或写给自己,或写给家人朋友。我相信,他们写下的文字、许下的诺言,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让自己感受到温暖和力量。”吴照平说。

网站地图